流配
拼音liú pèi
注音ㄌㄧㄨˊ ㄆ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流配 liúpèi
[banish;send into exile] 将罪犯迁徙至远方,即充军
流配边疆
详细解释
(1).把犯人发配到边远地方。《北齐书·元景安传》:“自外同闻语者数人,皆流配远方。”《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自今官吏犯赃,虽未加诛戮,若杖脊流配,不可贷也。” 清 袁枚 《新齐谐·狐祖师》:“我子孙以非类姦人,罪当加等,要不过充军流配耳,何致被斩?”
(2).指被发配到远地的犯人。《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五年六月﹞戊午,大赦天下。 开皇 已来流配,悉放还乡。”《宋史·刑法志三》:“ 端拱 二年,詔免 岭 南流配荷校执役。”
基本含义
- 流配指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流动和分配。
详细解释
- 流配是由“流”和“配”两个字组成的。其中,“流”表示人们的流动和迁徙,而“配”表示分配和安排。流配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地方之间的流动和分配。
使用场景
- 流配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迁徙、分配工作、资源配置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流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大夫管仲在襄公十四年,出使晋国时,晋文公对他非常尊重,派人为他准备了许多财物。管仲接受了这些财物后,却将它们分配给了自己的同伴和晋国的百姓,没有私留一份。这个故事体现了管仲公正分配财物的精神,成为了流配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们将食物流配给了受灾地区的居民。2. 这个项目将资金流配给了需要帮助的学生。3. 政府要合理流配资源,满足人民的需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流”和“配”两个字形象化,比如将“流”想象成水流,将“配”想象成分配的动作,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流动和分配相关的成语,如“流连忘返”、“分秒必争”等,可以扩展对于流配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糖果流配给了我们班的同学们。2. 初中生:学校将优秀的学生流配到了特长班进行培养。3. 高中生:政府将援助物资流配给了受灾地区的居民。4. 大学生:我希望能将我的知识和技能流配给需要帮助的人们。以上是关于成语“流配”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