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癞施在词典中的解释
làishī

癞施

拼音lài shī

注音ㄌㄞˋ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蟾蜍的俗称。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今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於 浙江 皆谓蟾蜍为癩施。癩者,以多痱癳,或称癩子、癩团,皆取此义。”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喜欢把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归咎于别人。

详细解释

  • 癞施源于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名叫癞蛤蟆的人,他常常因为自己的错误或缺点而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批评。然而,他却总是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别人,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癞施这个成语就形成了,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把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推卸给别人的人。

使用场景

  • 癞施常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愿意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或者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卸给他人的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例如工作、学习、家庭等。

故事起源

  • 癞施的故事起源于明代小说《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创作的一部以宋江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

成语结构

  • 癞施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癞”和“施”。

例句

  • 1. 他总是癞施,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2. 不要总是癞施,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癞施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像癞蛤蟆一样,总是喜欢把自己的错误推卸给别人,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水浒传》以及其中的故事和人物。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性格或行为的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癞施,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他喜欢把自己的过错推卸给别人,真是个癞施。3. 高中生:那个同学总是癞施,从不愿意为自己的错误负责。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不应该成为癞施,而应该勇于承担责任。

拆字解意

癞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