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顽昧在词典中的解释
wánmèi

顽昧

拼音wán mèi

注音ㄨㄢˊ ㄇ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顽昏。 唐 杜牧 《朱叔明授右武卫大将军制》:“屡下詔书,誥诫深切,岂知顽昧,不可鐫琢。”《资治通鉴·唐则天后永昌元年》:“愚臣顽昧,初谓皆实。” 宋 晁补之 《北京学直舍对客》诗:“尚因呼乃觉,笑自谢顽昧。”

基本含义

  • 顽固执拗,不肯改变。

详细解释

  • 顽昧形容一个人思想固执、不愿意接受新观念或改变现状。这种人常常固执己见,不听别人的劝告或意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对于新事物抱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改变自己观点的人。

故事起源

  • 顽昧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中,原文为“顽昧不灵”。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为“顽昧”。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对新科技一直顽昧不变,不愿意学习使用。2. 这个老人顽昧得不肯接受任何新观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顽昧”与“固执”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顽固不化”、“固步自封”等,进一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顽昧的人,不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有些人对于环保问题顽昧不变,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3. 高中生:一些顽昧的政府官员拒绝接受民众的合理建议,导致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拆字解意

顽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