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览
拼音xiào lǎn
注音ㄒㄧㄠˋ ㄌ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检阅。《北史·魏纪一·太宗明元帝》:“庚寅,大閲于东郊,署将帅,以 山阳侯 奚斤 为前军,众三万; 阳平王 熙 等十二将各一万骑。帝临 白登 ,躬自校览。”
基本含义
- 查阅校对
详细解释
- 校览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校指查阅、校对,览指阅读。校览的意思是查阅阅读并校对,表示仔细地阅读并核对文字的准确性。
使用场景
- 校览一词常用于描述对书籍、文件、论文等进行仔细阅读、查阅并核对的过程。它可以用于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审查文件等场景。
故事起源
- 校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相传,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写作《子虚赋》时,请教了当时的名士杨雄。杨雄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致的阅读和修改,最终使得文章更加精妙。司马相如在感激之余,将这种细致阅读和修改的过程称为校览。
成语结构
- 校览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校”和“览”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为了确保论文的准确性,我花了很多时间校览。2. 在出版之前,编辑会对书稿进行校览和润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校览”。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名编辑,拿着一本书在仔细阅读和校对。通过将自己融入到这个场景中,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校览相关的成语,如“校勘”、“校订”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阅读和校对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校览课本上的文章,找出里面的错别字。2. 初中生:我花了一个小时校览了一篇英语短文,找出了其中的语法错误。3. 高中生:在写作文之前,我会先校览一些范文,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4. 大学生:在完成论文之前,我会进行一次彻底的校览,确保没有任何错误和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