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户
拼音dīng zi hù
注音ㄉㄧㄥ ㄗㄧ ㄏ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钉子户 dīngzihù
[tartar] 难对付的人,特指故意违反或对抗有关政策、法规的人或家庭
英文翻译
1.[喻] (难对付的人) tartar
详细解释
指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时,讨价还价,不肯拆迁房屋的住户或个人。
基本含义
- 指在城市改造或建设过程中,拒绝搬迁的居民或单位。
详细解释
- 钉子户是指在城市建设或改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拒绝搬迁的居民或单位。他们通常是因为不满意拆迁补偿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搬迁地点而坚决不搬走,成为建设项目无法继续进行的障碍。
使用场景
- 钉子户一词常用于描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拆迁问题。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坚持自己权益、不轻易妥协的人。
故事起源
- 钉子户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在那个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老旧的住宅区需要拆迁重建。但是,一些居民由于对拆迁补偿不满意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搬迁地点,拒绝搬迁,导致建设项目陷入停滞。这时,人们开始用“钉子户”来形容这些拒绝搬迁的居民。
成语结构
- 钉子户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个小区原本计划拆迁,但是有几个钉子户不肯搬走,导致整个项目停工。2. 她是个钉子户,坚决不搬离自己的老房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钉子户”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坚固的钉子被钉在房子里,表示居民坚决不搬离的意思。
延伸学习
- 1. 了解城市发展和拆迁政策的历史背景,了解拆迁问题对城市建设的影响。2. 学习其他与城市建设和拆迁相关的成语,如“拆东墙补西墙”、“移花接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家附近有个钉子户,不肯搬走,所以那个新建的公园一直没有开放。2. 初中生:我妈妈的朋友是个钉子户,她拒绝搬走,因为她觉得拆迁补偿不够。3. 高中生:那个社区的几个钉子户不同意拆迁,导致整个城市规划被推迟了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