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敦肃在词典中的解释
dūn

敦肃

拼音dūn sù

注音ㄉㄨㄣ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温厚敬诚。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主于駙马,大义敦肃。不恃俔天之贵,每极家人之礼。”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态度庄重恭敬,严肃肃穆。

详细解释

  • 敦肃形容人的态度庄重、恭敬,举止严肃、肃穆。表示对待事物认真严肃,不敢有丝毫轻率或不敬之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待师长、长辈或重大场合时的态度和举止,也可用来形容对待学习、工作等事物的认真态度。

故事起源

  • 敦肃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一年》:“敦肃敬者,其与人也,如与师焉。”意思是说,对待他人要像对待老师一样,态度庄重恭敬。从此,敦肃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庄重恭敬的词语。

成语结构

  • 敦肃是一个形容词,由“敦”和“肃”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长辈总是敦肃恭敬,从不敢有丝毫不敬之态。2. 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大家敦肃地向先烈敬献花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敦”字的发音与“尊”字相似,而“肃”字的发音与“肃立”相似,从而记忆敦肃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敦肃相关的成语,如“敬谨”、“庄重”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敬礼时要保持敦肃的姿势。2. 初中生:对待老师要敦肃恭敬,不能有丝毫不敬之态。3. 高中生:参加重要场合时,要保持庄重肃穆的态度,表现出敦肃的样子。

拆字解意

敦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