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贫
拼音dǔ pín
注音ㄉㄨˇ ㄆ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非常贫穷。 明 张居正 《学农园记》:“余少篤贫,家靡担石。”
基本含义
- 指对贫穷的人非常关心和爱护。
详细解释
- 笃贫是由“笃”和“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笃”意为真挚、深厚,“贫”意为贫穷、困苦。笃贫表示对贫穷的人有着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穷人的关心和帮助,也可以用于表达社会上对贫困群体的关注和扶助。
故事起源
- 笃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年》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昭公遇到了一个穷困的人,他非常关心和帮助这个人,为他提供食物和衣物,使他能够温饱过日子。昭公的这种关心和爱护被人们称之为“笃贫”。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一直笃贫,经常捐款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2. 这个慈善机构致力于笃贫扶贫的工作,帮助了许多穷困的家庭。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笃贫”与“真挚关爱贫穷的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帮助记住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贫困相关的成语,如“济困扶危”、“施舍”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笃贫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展现笃贫的精神。3. 高中生:笃贫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援助,更包括对贫穷人群的关心和关怀,我们应该努力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