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屦
拼音bì jù
注音ㄅㄧˋ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汉 贾谊 《新书·谕诚》:“昔 楚昭王 与 吴 人战, 楚 军败, 昭王 走,屨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 隋 ,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 昭王 曰:‘ 楚国 虽贫,岂爱一踦屨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 楚国 之俗无相弃者。”后因以“弊屨”喻不可轻弃之故旧。《北齐书·高德政传》:“ 魏静帝 曰:‘人念遗簪弊屨,欲与六宫别,可乎?’乃入与夫人嬪御以下诀别,莫不歔欷掩涕。”
基本含义
- 指过时破旧的鞋履,比喻陈旧、落后的事物或观念。
详细解释
- 弊屦是由“弊”和“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弊指缺点、毛病,屦指鞋子。弊屦合在一起,形象地比喻陈旧、过时的事物或观念。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旧时代的观念、制度、技术等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使用场景
- 弊屦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陈旧观念或制度。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行业的老旧管理模式,或者一个人思维僵化固执的态度。
故事起源
- 《汉书·张释之传》记载了“弊屦”这个成语的故事。据说,在西汉时期,张释之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但他却过着贫穷的生活,连一双好鞋都没有。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富翁,富翁看到张释之的脚上穿着破旧的鞋子,就问他为什么不买一双新的。张释之回答说:“我脚上的鞋子虽然破旧,但还能穿,没有必要买新的。”富翁听后大为惊讶,称赞他的节俭,还说他的鞋子是“弊屦”。从此以后,人们用“弊屦”来形容陈旧、过时的事物或观念。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真是弊屦不堪。2. 这家公司的管理模式已经过时了,是一副弊屦。3. 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太慢了,被弊屦束缚住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弊屦”与“陈旧、过时的事物或观念”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穿着破旧的鞋子走在时光的长河中,代表着陈旧的事物和观念。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弊屦”相关的成语,如“守旧”、“守株待兔”等,进一步丰富对陈旧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玩具已经很旧了,都是些弊屦的东西。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设备老旧,真是一座弊屦。3. 高中生:这个社会的一些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真是一副弊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