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笃灾在词典中的解释
zāi

笃灾

拼音dǔ zāi

注音ㄉㄨˇ ㄗㄞ

繁体

基本解释

  • 严重的灾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樊毅 《西岳碑》云:‘其德休明,则有禎祥。荒淫臊秽,篤灾必降。’”

基本含义

  • 笃实地消除祸害,积极预防灾祸。

详细解释

  • 笃灾是由“笃”和“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笃表示坚定、真诚,灾表示灾祸、灾难。笃灾的含义是指坚定地消除祸害,积极预防灾祸,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使用场景

  • 笃灾一词常用于宣传和倡导防灾减灾的活动中,也可以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在面临困难和灾害时积极采取行动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笃灾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一年》中,形容宣公积极防备灾祸。后来,笃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理念和价值观,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灾害的可能性,做好预防工作。

成语结构

  • 笃灾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笃”和名词“灾”组成。

例句

  • 1. 在地震之后,政府采取了笃灾的措施,加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2. 这个社区经常组织笃灾演习,提高居民的应急意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笃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临灾难时,坚定地采取行动,积极预防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了解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笃灾的精神,遇到危险时要及时报警。2. 初中生:笃灾意识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积极参与社区的防灾减灾活动。3. 高中生:笃灾精神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们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

拆字解意

笃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