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遐想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áxiǎng

遐想

拼音xiá xiǎng

注音ㄒㄧㄚˊ ㄒㄧ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遐想 xiáxiǎng
    [fancy] 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

近义词

  • 联想、设想、想象

英文翻译

  • 1.reverie; daydream; be lost in wild and fanciful thoughts

详细解释

  • (1).悠远地想象或思索。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遐想 管 乐 ,远明风流。” 唐 元稹 《元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眇相望。” 沙汀 《困兽记》二八:“正如一个凄凉美丽的梦境一样,好是好的,既然是梦醒了,你就只能闭目遐想而已。”
    (2).超越现实境界的想法。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会值秋夜,银河高耿,徘徊花阴,颇存遐想。” 许杰 《看木头戏记》:“脑子里的遐想,有时也就想得古怪。”

基本含义

  • 指思绪飘忽,想象力丰富,思绪远离现实。

详细解释

  • 遐想是由“遐”和“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遐”意为遥远,离开;“想”意为思考,想象。遐想的意思是指思绪离开现实,远离现实环境,陷入想象中。

使用场景

  • 遐想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思绪飘忽不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回到现实。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不受限于现实条件。

故事起源

  • 遐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晏子的人,他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常常陷入自己的世界里。在故事中,晏子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思绪飘忽不定,不受现实束缚的状态。

成语结构

  • 遐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时常陷入遐想,对于现实毫无兴趣。2. 她的遐想使她在创作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灵感。

记忆技巧

  • 记忆遐想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遐”字与“遥远”联系起来,表示思绪离开现实,飘远了。2. 将“想”字与“想象力”联系起来,表示丰富的思维。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遐想相关的成语,如“遐思”、“遐想曲”等,来扩展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遐想中看到了一只翅膀上有彩虹的小鸟飞过。2. 初中生:在遐想中,我成了一名勇敢的探险家,探索未知的世界。3. 高中生:她的遐想使她在艺术创作中有了更多的灵感,作品更加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