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榆木疙瘩在词典中的解释
da

榆木疙瘩

拼音yú mù gē da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ú mù gē dā ㄧㄩˊ ㄇㄨˋ ㄍㄜ ㄉㄚ

    榆木疙瘩 

    见“ 榆木圪墶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笨拙、迟钝。

详细解释

  • 榆木疙瘩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榆木指的是榆树的木材,疙瘩指的是皮肤上的小肿块。榆木疙瘩比喻人的头脑迟钝,思维反应不灵活,行动笨拙。

使用场景

  • 榆木疙瘩常用于形容人的智力低下、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的情况。可以用来调侃自己或别人的愚笨。

故事起源

  • 榆木疙瘩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李大嘴,他非常愚笨,什么都不懂。有一天,他在榆树下睡觉,不小心被榆树的疙瘩砸中了头。从那以后,他的头脑更加迟钝,变得像榆木一样笨拙。因此,人们就用“榆木疙瘩”来形容愚蠢的人。

成语结构

  • 榆木疙瘩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两个词语组成,形容人的迟钝和愚笨。

例句

  • 1. 他数学那么差,真是个榆木疙瘩。2. 这个孩子笨得像个榆木疙瘩,什么都不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榆木疙瘩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头脑被榆树的疙瘩砸中后,变得迟钝愚笨,像一块榆木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如木讷不灵、愚笨无知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真是个榆木疙瘩。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总是反应迟钝,像个榆木疙瘩一样。3. 高中生:他虽然很努力,但是理解能力很差,有点像个榆木疙瘩。4. 大学生:他思维不够灵活,总是做事拖拖拉拉,真是个榆木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