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圆通偈在词典中的解释
yuántōng

圆通偈

拼音yuán tōng jì

注音ㄧㄨㄢˊ ㄊㄨㄙ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楞严经》卷五:“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説偈言:‘直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后因称此偈语为“圆通偈”。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思想、情感等能够理解、包容、顺应事物的变化,能够以圆融的态度应对各种情况。

详细解释

  • 圆通偈形容一个人的思想智慧开阔,能够以宽容、包容的态度对待各种事物,不固执己见。这个成语强调了灵活、通达的思维和宽广的胸怀。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思想成熟,为人处世圆融,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各种事物。也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在处理复杂情况时能够灵活应对,不偏不倚。

故事起源

  • 圆通偈最早出自佛教经典《悟真篇》中的一句话:“圆通偈,圆通无碍,无碍即是真。”这句话意味着觉悟的人能够以圆融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不受局限和困扰,达到真正的境界。

成语结构

  • 圆通偈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待人接物非常圆通偈,从不计较小事。2. 她的思想非常圆通偈,能够理解和包容不同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圆通偈”与一个圆形的偈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一个人思想圆融、宽广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思想中关于圆融、宽容的概念,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圆满”、“通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自己能够像老师一样圆通偈,不生气。2. 初中生:他在班级中很受欢迎,因为他的为人处世非常圆通偈。3. 高中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有圆通偈的人,能够理解和包容其他人的意见。4. 大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以圆通偈的心态去应对,不固执己见。

拆字解意

圆通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