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蛩蹷在词典中的解释
qióngjué

蛩蹷

拼音qióng jué

注音ㄑㄩㄥˊ ㄐㄩㄝ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吕氏春秋·不广》:“北方有兽,名曰厥,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此以其所能託其所不能。”蹶,同“ 蹷 ”。后遂以“蛩蹷”比喻二者相依为命。 明 李东阳 《饯舜咨归省得廓字》诗:“与君出入若蛩蹷,将往復还如有约。”参见“ 蛩蛩距虚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高亢、激烈。

详细解释

  • 蛩蹷是由两个词语组成,蛩指一种昆虫,又称为蟋蟀,蹷指高举、高扬。蛩蹷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烈,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声音。

使用场景

  • 蛩蹷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声音,特别是在表达激动、兴奋或愤怒等情绪时。可以用来形容演讲、辩论或争吵等场合中的激烈声音。

故事起源

  • 蛩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受到了楚国人的追杀,他躲藏在一座山上。一天,他听到了山中有一种蟋蟀的叫声,非常激烈高亢。重耳感叹道:“蛩蹷之声,非吾之蛩蹷也。”意思是说,这种高亢的声音不是他所能发出的。后来,人们就引申将蛩蹷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烈的情况。

成语结构

  • 蛩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蛩和蹷都是名词,合在一起形容声音高亢、激烈。

例句

  • 1. 他的演讲声音蛩蹷,充满了激情和力量。2. 会议上,大家争论得蛩蹷,场面非常激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蛩蹷与蟋蟀的叫声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蟋蟀发出高亢、激烈的声音,就能记住蛩蹷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声音和情绪相关的成语,如“声色俱厉”、“声东击西”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到了蟋蟀的叫声,声音好像蛩蹷一样,非常高亢。2. 初中生:比赛时,队长的指挥声蛩蹷有力,让我们更加有信心。3. 高中生:他的演讲声音蛩蹷,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让人深受感动。4. 大学生:辩论会上,双方争论得蛩蹷,气氛十分激烈,场面非常火爆。

拆字解意

蛩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