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舂塘在词典中的解释
chōngtáng

舂塘

拼音chōng táng

注音ㄔㄨㄙ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旧时我国南方舂谷的木槽。亦用作葬具。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引《南海录》:“南人送死者无棺槨之具,稻熟时理米,凿大木若小舟以为臼,土人名舂塘,死者多殮於舂塘中以葬。”

基本含义

  • 指勤劳肯干,不怕吃苦的人。

详细解释

  • 舂塘是指用舂米的方式来代表勤劳肯干的人。舂米是一项辛苦的工作,需要用杵将米粒捣碎。因此,舂塘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不怕吃苦、勤劳努力的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勤劳肯干的人,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努力工作。

故事起源

  • 根据古代的传说,有一个人在舂米时非常勤劳,每天早早起床舂米,直到晚上才休息。他的邻居都很佩服他的勤劳和毅力,于是就用“舂塘”来形容他。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勤劳肯干的人。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个舂塘的人,每天都早早起床工作。2. 她是个舂塘的女孩,从小就非常勤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舂塘”想象成一个勤劳的农民,手持杵子在塘边舂米,努力工作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勤劳肯干相关的成语,如“勤劳苦干”、“吃苦耐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舂塘一样勤劳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2. 初中生: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一家人都像舂塘一样辛勤劳动。3. 高中生:在高考前的准备期间,我要像舂塘一样努力备考,争取上一个好大学。

拆字解意

舂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