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同忧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ngyōu

同忧

拼音tóng yōu

注音ㄊㄨㄙˊ ㄧㄡ

繁体

基本解释

  • (1).一同忧虑;一同忧愁。《逸周书·大戒》:“连官集乘,同忧若一。”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二:“赋诗真有助,弔古不同忧。”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
    (2).谓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怜,同忧者嘆。”

基本含义

  • 共同忧虑、共同担忧

详细解释

  • 同忧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同”和“忧”组成。它表示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人们共同感到担忧和忧虑。

使用场景

  • 同忧常用于形容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家庭或社会中的人们在面对挑战或困境时,共同感受到忧虑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场景。

故事起源

  • 同忧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得知邻国晋国要入侵齐国,他非常担心国家的安危。于是,齐宣王召集了国内各个阶层的人士开会商讨应对之策。会上,大家都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情,彼此感同身受,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因此,人们用“同忧”来形容大家在困难时共同担忧的情景。

成语结构

  • 同忧是一个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同”和“忧”分别表示共同和忧虑的意思。

例句

  • 1. 在团队面临挑战时,大家都能够同心协力、同忧共担,最终克服了困难。2. 在家庭遇到困难时,每个成员都能够同忧共担,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同忧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团队或家庭中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面对困难时,大家都表达出共同的忧虑和担忧,从而形成了同忧的场景。

延伸学习

  • 了解同忧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和使用场景之后,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同舟共济”、“同仇敌忾”等,来拓展对团结、共同努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在考试前都会互相鼓励,同忧共进。中学生:学校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同学们一起参与,同忧共享快乐。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大家都能够同心协力、同忧共担,取得了好的成绩。成年人:在家庭中,夫妻共同面对经济困难,同忧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