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墨池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í

墨池

拼音mò chí

注音ㄇㄛˋ ㄔ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 汉 张芝 、 晋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传说著称后世。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永州 东郭有奇怪,笔家墨池遗跡在。” 宋 曾巩 《墨池记》:“﹝ 临川 ﹞ 新城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砚。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墨地皮棚》:“ 王僧彦 父名 师古 ,常自呼砚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 郁达夫 《采石矶》七:“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了几扫,就模模糊糊的写了下去。”
    (3).指习书写字处。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谁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4).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笔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

基本含义

  • 指人才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详细解释

  • 墨池是由“墨”和“池”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墨”指的是书法、绘画所用的墨水,“池”指的是池塘。墨池这个成语比喻聚集了很多文化人才的地方,也可以形容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使用场景

  • 墨池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有很多文化人才聚集,比如说一个学校、一个艺术工作室、一个文化交流活动等等。

故事起源

  • 墨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而墨池就是书法和绘画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人们常常在墨池旁边聚集,交流艺术技巧,互相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墨池逐渐成为了一个聚集文化人才的地方,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学校是个真正的墨池,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文化人才。2. 这个艺术工作室是一个墨池,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交流艺术心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墨池”联想为一个聚集了很多文化人才的地方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史,以及古代文化人才聚集的地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的学校是个墨池,有很多老师教我们绘画和写字。2. 初中生:我们的艺术班是个墨池,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在这里交流艺术作品。3. 高中生:这个艺术家工作室是个墨池,我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的艺术技巧。4. 大学生:这个文化交流活动是个墨池,我想和更多的文化人才交流思想和创作经验。

拆字解意

墨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