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滞
拼音dǐ zhì
注音ㄉㄧ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迟钝,不灵活。 唐 白居易 《微之重夸州居因嘲兹石聊以寄怀》诗:“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餘。”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抵滞浑成醉,徘徊转慕膻。”
觝滯:迟钝;不灵活。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往时读书,自以不至觝滞,今皆顽然无復省録。” 清 刘大櫆 《赠张清少序》:“而﹝ 清少 ﹞好与贤俊交游,与之语,欣然喜,豁然胸中,畧无有觝滞。”一本作“ 抵滞 ”。
基本含义
- 指阻碍、拖延、停滞不前。
详细解释
- 抵滞是由动词“抵”和形容词“滞”组成的成语。动词“抵”表示抵达、抵挡、抵抗的意思,形容词“滞”表示停滞、不流通的意思。抵滞的基本含义是指阻碍、拖延、停滞不前的状态。
使用场景
- 抵滞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工作、事务、计划等因各种原因而停滞不前、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个人或组织在完成任务时遇到的困难、阻碍、瓶颈等。
故事起源
- 抵滞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周易·乾卦》中,乾卦中有一句“元亨利贞,其匪正有抵滞,无咎。”意思是说,如果能坚持正道,就能够顺利通达,但如果遇到阻碍和困难,只要坚守正道,就不会有什么危险和过失。
成语结构
- 动词 + 形容词
例句
- 1. 由于资金问题,项目进展一直抵滞不前。2. 这个计划因为各种困难而抵滞了好几个月。3. 他的创业梦想因为种种原因抵滞了好几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两个字分别记忆,动词“抵”可以联想为抵达、抵挡,形容词“滞”可以联想为停滞、不流通。通过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抵滞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抵滞相关的成语,例如“抵死”、“滞销”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由于下雨,我们的郊游计划抵滞了。2. 初中生:因为交通拥堵,我抵滞了很久才到达学校。3. 高中生:考试前夜,我的复习计划因为电脑出故障而抵滞了。4. 大学生:由于资金问题,我们的创业计划抵滞了好几个月。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我的事务抵滞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