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通家在词典中的解释
tōngjiā

通家

拼音tōng jiā

注音ㄊㄨㄙ ㄐㄧㄚ

繁体

基本解释

  • ◎ 通家 tōngjiā
    [profoundly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two families] 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通家之好

详细解释

  • (1).犹世交。《后汉书·孔融传》:“语门者曰:‘我是 李君 通家子弟。’” 唐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诗:“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两人三世通家,又是少年同窗,并在一寓读书。”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 葛世兄 因为是世交通家,又自幼认识,彼此还说得拢。”
    (2).姻亲。《宋书·颜延之传》:“妹适 东莞 刘宪之 , 穆之 子也。 穆之 既与 延之 通家,又闻其美,将仕之,先欲相见, 延之 不往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清献 赵公 , 嘉祐 六年,言 陈旭 与御药 王世寧 通家亲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乃 文孝坊 薛 氏女……与郎君贤东乃乡邻姻婭,郎君即是通家了。”
    (3).精通业务的行家。 赵树理 《福贵》三:“不过人家可真是通家, 福贵 跟人家学了好多本领。”

基本含义

  • 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详细解释

  • 通家是由“通”和“家”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通指亲近、和睦,家指家庭。通家的意思是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亲密。

使用场景

  • 通家常用于描述家庭和睦、亲情融洽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亲人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亲密的家庭关系。

故事起源

  • 通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代。据说,宋文帝刘义隆有一个宠妾叫杜陵,她非常善良贤淑,深受文帝宠爱。一天,文帝的儿子刘义康对杜陵嫉妒,想要陷害她。于是他故意在杜陵的袖子里放了一只小鸟,然后向文帝告发杜陵偷了宫中的珠宝。文帝听到后,非常愤怒,决定进行调查。杜陵无辜地说:“请您检查一下我的袖子,我从来没有偷过任何东西。”文帝打开杜陵的袖子,却发现里面的小鸟飞了出来。文帝明白了杜陵的清白,感到非常后悔和内疚。他决定赦免杜陵,并下令全国放假,让人们回家团聚,共度佳节。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通家”来形容家庭和睦、团结亲密的情况。

成语结构

  • 通家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通”是动词,表示亲近、和睦;“家”是宾语,表示家庭。

例句

  • 1. 我的家庭非常和睦,我们是一个通家的家庭。2. 在这个通家的氛围中,大家都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形象生动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家庭成员围坐在一起,手牵手,形成一个紧密的圈子,彼此亲近和睦,这样就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通家”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和诗歌来深入了解“通家”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同时,你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家庭和睦、团结亲密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一家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家庭非常和睦,我们是一个通家的家庭,每天晚上都会一起吃饭。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和家人通家,共同度过每个周末,一起参加各种活动。3. 高中生:在我家,我们互相支持,互相关心,真正实现了通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