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螃蜞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ng

螃蜞

拼音páng qí

注音ㄆㄤˊ ㄑ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蟛蜞。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争原消鷸蚌,文敢詡螃蜞。”参见“ 蟛蜞 ”。

英文翻译

  • 1.【医】 Sesarma dehaani

基本含义

  • 形容行动迟缓,笨拙。

详细解释

  • 螃蜞是指螃蟹和蜗牛,这两种动物的行动都很慢,缓慢而笨拙。因此,成语“螃蜞”用来形容人的行动迟缓、笨拙。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行动迟缓、不灵活的人,也可用于调侃或讽刺某人的行动缓慢。

故事起源

  • 成语“螃蜞”源于《诗经·小雅·蓼莪》:“螃蜞之敖,言忧不遑。”意思是螃蟹和蜗牛的行动缓慢,表示忧虑的人没有心思去关注。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行动真是螃蜞不前,无法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2. 我不想和他一起合作,他太螃蜞了,什么事情都慢慢吞吞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螃蜞的行动形象地想象成螃蟹和蜗牛的行动,它们都是缓慢而笨拙的,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螃蜞”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龟毛”、“龟步”等,它们都与行动迟缓、慢吞吞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跑步的速度真是螃蜞不前,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2. 初中生:这个学生做事情总是螃蜞不前,导致我们小组的工作进度很慢。3. 高中生:老师批改作业的速度太螃蜞了,我们等了好几天才能拿到成绩。

拆字解意

螃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