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辱
拼音yuān rǔ
注音ㄧㄨㄢ ㄖ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屈辱。《后汉书·崔駰传赞》:“ 瑗 不言禄,亦离冤辱。”
基本含义
- 冤屈的羞辱或冤屈的待遇。
详细解释
- 指遭受冤屈和羞辱的待遇,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侮辱。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被冤枉或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他人的冤屈和羞辱。
故事起源
- 成语“冤辱”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当时,王莽篡夺了汉朝的帝位,开始实行一系列不公正的政策。在王莽统治期间,许多人遭受了冤屈和羞辱的待遇,因此有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冤辱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 1. 他受到了冤辱的待遇,完全是无辜的。2. 这个冤辱让他感到非常愤怒和委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冤辱”和“冤屈”联想在一起,因为它们的意思相近。可以通过想象自己或他人受到冤屈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冤屈、冤枉相关的成语,如“冤假错案”、“冤家路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冤辱了我,因为我没有做错作业。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受到了冤辱,因为有人故意诽谤他。3. 高中生:政府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冤辱我们的智商。4. 大学生:他在面试中受到了冤辱,因为面试官对他提出了不公平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