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绦丝在词典中的解释
tāo

绦丝

拼音tāo sī

注音ㄊㄠ ㄙ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杂色丝带。《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汉 郑玄 注:“条读为絛,其樊及缨,皆以絛丝饰之。” 孙诒让 正义:“《诗·齐风·著》 孔 疏引 王基 《毛诗驳》云:‘紞,今之絛,色不杂不成为絛。’然则絛盖织色丝为之。”

基本含义

  • 细丝。形容细小而脆弱。

详细解释

  • 绦丝原指丝绢上的细线。比喻事物细小而脆弱。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物体细小、脆弱,或者形容人软弱无力,缺乏韧性。

故事起源

  • 《孟子·告子下》:“故绦丝之乡无绵,桑之乡无叶。”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资源匮乏,比喻贫穷。后来人们将“绦丝”引申为细小、脆弱之意。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绦丝

例句

  • 1. 这个小玩具像绦丝一样脆弱,小心点儿。2. 他一点儿力气都没有,真是个绦丝。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绦丝”与细丝相联想,细丝容易断,表示细小而脆弱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细小、脆弱相关的成语,如“弱不禁风”、“脆弱如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声音细小而脆弱,听起来很可爱。2. 初中生:这个小鸟的翅膀像绦丝一样纤细,飞行能力很差。3. 高中生:他的身体状况很差,一点点压力就像绦丝一样能折断。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脆弱如绦丝,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倒闭。

拆字解意

绦丝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