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沐吐飱
拼音wò mù tǔ sūn
注音ㄨㄛˋ ㄇㄨˋ ㄊㄨˇ ㄙㄨㄣ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言握发吐哺。《新唐书·张玄素传》:“ 周公 资圣人,而握沐吐飱,下白屋,况下 周公 之人哉!”亦省作“ 握沐 ”。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下》:“自 北地 、 济南 以峻峭遇物,古人握沐之风,几於永絶。”
基本含义
- 握:握住,抓住;沐:洗头;吐:吐出;飱:饱食。形容一个人吃饱之后,洗个头发,然后吐出来,表示吃得过饱而造成浪费。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吃得过饱而造成浪费的场景。它常用来批评贪吃、浪费的行为,提醒人们要节约粮食和资源。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讨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话题时。也可以用于写作、演讲等场合,以表达对浪费行为的批评和警示。
故事起源
- 握沐吐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故事讲述了秦始皇时期,李斯上书建议秦始皇采取节约措施,以避免浪费。其中就提到了“握沐吐飱”这个成语,用来警示秦始皇不要贪吃、浪费。
成语结构
- 握沐吐飱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词序。其中,握沐吐飱分别表示“抓住、洗头、吐出、饱食”四个动作,通过这些动作来形象地表达吃得过饱而造成浪费的意思。
例句
- 1. 他每次吃饭都握沐吐飱,真是太浪费了!2. 我们应该树立节约意识,避免握沐吐飱的行为。3. 这个成语提醒人们不要握沐吐飱,要珍惜食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拆解成四个部分,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和发音。同时,可以联想一个人吃得过饱、洗头、吐出来的场景,形象地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粮食资源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粗茶淡饭”、“一粒米养百世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珍惜食物,不要握沐吐飱。2. 初中生:吃饭要适量,不要握沐吐飱,浪费粮食。3. 高中生:握沐吐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应该树立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