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语録在词典中的解释

语録

拼音yǔ lù

注音ㄧㄩˇ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文体名。某人或多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作者犹广之以《拾遗》,加之以《语録》。”《旧唐书·经籍志上》有 孔思尚 《宋齐语録》十卷。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尝记 东坡 自言,少年时,与其父并弟同读 富郑公 《使北语録》。”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语录》:“佛书初入中国,曰经、曰律、曰论,无所谓语録也。 达磨 西来,自称‘教外别传直指心印’。数传以后,其徒日众,而语録兴焉。支离鄙俚之言,奉为鸿宝,併佛所説之经典,亦束之高阁矣。”
    (2). 宋 儒讲学,门徒记录当时言辞,亦称语录。据《宋史·艺文志四》所载,有 程颐 、 刘安世 、 谢良佐 、 张九成 、 尹惇 、 朱熹 诸家语录。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进语录于朝,如 宋 倪思 有《重明节馆伴语録》。

基本含义

  • 记录言论、语言的概括或摘录。

详细解释

  • 语録是指记录下来的言论、语言的概括或摘录。它可以是某个人的言论集锦,也可以是某个时期的语言风格的总结。语録通常包含一些精辟、有趣、或者具有启发性的话语,可以用来表达思想、观点或者体现某种文化特色。

使用场景

  • 语録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散文、演讲、谈话等场合,用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人们也会将自己喜欢的语録收集起来,作为人生经验的总结或者思想的指南。

故事起源

  • 语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指记录下来的言论或语言的摘录。后来,这个词逐渐扩展为泛指各种语言的记录或摘录。

成语结构

  • 语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演讲中常常引用一些名人的语録,让观众受益匪浅。2.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当代文学的语録集,记录了许多作家的思想和创作心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语録与“语言录音”联想起来,表示记录下来的言语。你可以将这个联想与实际的例句结合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语録的内容,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专业书籍。此外,还可以收集自己喜欢的语録,形成自己的语録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最喜欢的语録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它鼓励我每天都要努力学习。2. 初中生:老师常常在课堂上引用一些名人的语録,让我们学到很多有用的道理。3. 高中生:我喜欢收集一些优美的语録,用来装点我的作文或者分享给朋友。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经常讨论一些哲学或者文化方面的问题,语録是我们思考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拆字解意

语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