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泼钐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n

泼钐

拼音pō shān

注音ㄆㄛ ㄕ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乱砍。比喻出口伤人。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请先生省言劖喃喃,一迷里口似泼釤,怎扑揞,那里肯周而不比且包含。”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言辞激烈,行为鲁莽冒失。

详细解释

  • 泼钐是由“泼”和“钐”两个词组成的,泼指的是言辞激烈,行为冲动,钐指的是鲁莽冒失。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言行激烈、冲动、鲁莽,缺乏考虑后果的思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冲动、鲁莽,特别是缺乏考虑后果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或警示别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喜欢打猎,但他的猎法十分冒失鲁莽,所以被人戏称为“泼钐”。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中的“泼钐”作为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冲动鲁莽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言辞泼钐,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2. 这个人太泼钐了,做事都不经过思考。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泼水”和“石头”的组合。泼水代表言辞激烈,石头代表鲁莽冒失。通过联想这个场景,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冲动、鲁莽相关的成语,如“鲁莽从事”、“冒失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太泼钐了,没有经过思考。2. 初中生:这个人的行为真是太泼钐了,完全不考虑后果。3. 高中生:她的言辞泼钐,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4. 大学生:他的决定实在太泼钐了,没有考虑到后果。

拆字解意

泼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