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垒
拼音sǒng lěi
注音ㄙㄨㄙˇ ㄌ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耸立迭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极高峻,崖岭竦垒。”
基本含义
- 指宽大高耸的城墙或城楼。
详细解释
- 竦垒是指城墙或城楼高大耸立的样子。形容城墙或城楼的威严和雄伟壮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的场景。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气势或威严。
故事起源
- 竦垒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原意是指高大的城墙或城楼。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和壮观。
成语结构
- 竦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搭配词。
例句
- 1. 这座城市的竦垒耸立在大地之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2. 她的声音像竦垒一样高亢有力,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城墙或城楼的高大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城墙上,俯瞰整个城市,感受到高处的威严和壮观。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城墙的历史和建筑特点来深入学习竦垒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巍峨壮丽”、“雄伟宏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城市的竦垒像一道巨大的屏障,保护着我们。2. 初中生:他的声音像竦垒一样高亢有力,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之情。3. 高中生:这座古城的竦垒是历史的见证,让人感受到古代的辉煌和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