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白陶鬶在词典中的解释
báitáoguī

白陶鬶

拼音bái táo guī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规格: 高29.2厘米 Total Height 29.2cm

    年代: 山东龙山文化

    Longshan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详细解释



  •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史前时期酒具

    收藏地: 山东大学考古系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Shandong University

    主题词或关键词: 白陶鬶

    辅助分类项: 酒具

    泗水尹家城白陶鬶

    此鬶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夹砂白陶,方唇,斜直流稍矮,粗短颈,把手外卷,沿面有凹槽,分裆袋足,把手下的一袋足相对较肥大。颈部有凸弦纹三周,有小横耳一对。器口上有盖,既可保温,又可防止灰尘杂物入内,在设计上较其他同类陶鬶更为合理。是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精品之作。

    陶鬶的独特造型及其传播

    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龙山文化晚期,造型优美的白陶鬶和胎质细薄的黑陶罍实际上已经具有礼器的功能,它们多成组地被随葬在一些大墓中,与薄如蛋壳的黑陶高柄杯共出,共同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物外表精美,内在却空虚无实。

详细解释

  • 白陶鬶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洁白无瑕,精美的外表;“陶”表示陶瓷制品,代表精美的工艺;“鬶”表示空洞、无实。整个成语形容人或物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精美华丽,但实际上却没有内在的价值或内容。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很有价值的东西,但实际上却缺乏实质或内涵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虚有其表、空洞无物的事物或人。

故事起源

  • 关于白陶鬶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增广贤文》一书中,用来形容一位外表美丽的女子,但内心却空洞无实。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名词

例句

  • 1. 这个产品外包装华丽精美,却是个典型的白陶鬶,没有任何实际功能。2. 他的演讲很精彩,但内容却是白陶鬶,毫无实质性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看起来非常精美华丽的陶瓷器物,但当你拿起来的时候,发现它是空的,内部是空洞的。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形容虚有其表、空洞无物相关的成语,如“花枝招展”、“锦上添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看起来很漂亮,但是老师说是白陶鬶,没有表达出任何情感。2. 初中生:这个网站的界面很漂亮,但是内容却是白陶鬶,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的台风很好,但是他的观点却是白陶鬶,没有说服力。4. 大学生: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但是内容却是白陶鬶,没有新的观点或见解。

拆字解意

白陶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