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打揢,打揢儿在词典中的解释
,dǎér

打揢,打揢儿

拼音dǎ ké ,dǎ ké ér

注音ㄉㄚˇ ㄎㄜˊ ,ㄉㄚˇ ㄎㄜˊ ㄦ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打揢,打揢儿 dǎké,dǎkér
    [pause] 〈方〉∶说话不顺畅而短暂停顿
    他说话从不打揢

基本含义

  • 指拖拉、拖延,不积极行动。

详细解释

  • 打揢是北京话中的俚语,意为拖拉、拖延。打揢儿则是对打揢的增强形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行动上的迟缓和不积极的态度。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迟疑不决、不积极主动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拖延行为。

故事起源

  • 打揢一词最早出现在北京方言中,后来逐渐流行开来。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只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人们用来形容拖拉不积极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打揢+儿。

例句

  • 1. 他总是打揢,从来不主动去做事情。2. 这个项目已经延期很多次了,他们真是打揢得太厉害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打揢”理解为“打滚”的意思,想象一个人在地上打滚拖延时间,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拖拉、拖延相关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拖拉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喜欢和那个打揢的同学一起做作业,他总是拖延时间。初中生:老师说我们不能打揢,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高中生:我真后悔之前打揢了这么长时间,现在时间不够用了。

拆字解意

打揢,打揢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