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争衡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ēnghéng

争衡

拼音zhēng héng

注音ㄓㄥ ㄏ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争衡 zhēnghéng
    [scramble for supermacy; strive for mastery] 争强斗胜,比试高低
    与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 1.scramble for supremacy; strive for mastery; be in rivalry with; vie for superiority

详细解释

  • 较量轻重;比试高低。《汉书·梅福传》:“此皆轻量大臣,亡所畏忌,国家之权轻,故匹夫欲与上争衡也。”《文选·陆机<辩亡论>上》:“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 ,而与天下争衡矣。” 李善 注:“争衡,谓角其轻重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玉輦灵桃,窗间暗识;方兹独步,谁敢争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甘嗜》:“世间作甘之味,十八产於草木,而飞虫竭力争衡,采取百花,酿成佳味,使草木无全功。”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至于别的稿件,现实无有,因为一者我实不愿贻害刊物,二者不敢与目下作家争衡,故不执笔也。”

基本含义

  • 争夺平衡,比喻力图取得平衡或占有优势。

详细解释

  • 争衡是由“争”和“衡”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争,表示争夺、竞争;衡,表示平衡、协调。争衡的基本含义是在竞争中力求平衡,或者争夺占据有利位置。

使用场景

  • 争衡常用于形容人们在竞争中追求平衡或争夺优势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商场竞争、学术竞争、体育比赛等各种场合。

故事起源

  • 争衡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七国之间争夺天下,力量不均衡。当时有个智者建议秦始皇将六个国家的人民都迁移到秦国,以增加秦国的人口和实力,达到平衡。秦始皇采纳了这个建议,并最终统一了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成语结构

  • 争衡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为“争”,宾语为“衡”。

例句

  • 1. 在商场竞争中,每个企业都在争衡市场份额。2. 运动员们在比赛中争衡优势,力争取得好成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争衡”这个成语与“争夺平衡”这个含义联系起来,想象在竞争中力求保持平衡的场景,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争衡相近或相关的成语,如“势均力敌”、“平衡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比赛中,我们要争衡力量,努力争取第一名。2. 初中生:学习和兴趣之间要争衡,不能只顾一方。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中,学生要争衡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被理想的大学录取。4. 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我们要争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加就业竞争力。

拆字解意

争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