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曳长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áng

曳长

拼音yè cháng

注音ㄧㄜˋ ㄔ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拉长。 叶圣陶 《线下·桥上》:“ 奚如 懒懒地说:‘在家里整天睡觉,听听曳长的蝉声罢了。’”

基本含义

  • 拖着长尾巴走,形容行动迟缓、拖拉。

详细解释

  • 曳长是由“曳”和“长”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曳长的字面意思是拖着长尾巴走,比喻行动迟缓、拖拉,不积极主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情缺乏效率,不思进取。

使用场景

  • 曳长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的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人的行动迟缓、拖拉。可以用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形容某人不积极主动,缺乏进取心,对待事情漫不经心。

故事起源

  • 曳长的来源,最早见于《后汉书·陈蕃传》,其中陈蕃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陈蕃在任职期间,行动迟缓,拖延不决。有一次,他在朝廷上拖延了时间,结果被皇帝发现了。皇帝对他说:“你行事曳长,不思进取。”从此以后,“曳长”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拖延、不积极主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做事总是曳长拖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2. 这个项目已经延期很久了,他们一直曳长不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曳长”与拖着长长的尾巴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其他与拖延、不积极相关的成语,例如:“拖泥带水”、“无病呻吟”等。2. 可以了解陈蕃的故事背景,了解他为什么行事迟缓,从中体会到做事要积极主动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曳长走路,一点儿都不快。初中生:他们曳长拖拉,导致项目延期。高中生:他的行事风格总是曳长不决,缺乏进取心。

拆字解意

曳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