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吐火罗在词典中的解释
huǒluó

吐火罗

拼音tǔ huǒ luó

注音ㄊㄨˇ ㄏㄨㄛˇ ㄌ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中亚 古国名。亦用为地名。我国古代也译作 兜佉勒 、 兜呿罗 、 兜沙罗 、 吐呼罗 、 土豁罗 、 覩货罗 等。在 葱岭 西,今 阿姆河 南一带。公元八世纪为 阿拉伯 所灭。《隋书·西域传·吐火罗》:“ 吐火罗国 ,都 葱岭 西五百里,与 挹怛 杂居…… 大业 中,遣使朝贡。”《新唐书·西域传下·吐火罗》:“ 吐火罗 ,或曰 土豁罗 ,曰 覩货逻 , 元 魏 谓 吐呼罗 者。居 葱岭 西, 乌滸河 之南,古 大夏 地。”

基本含义

  • 指人能够吐出火来,形容人愤怒得无法自制,口不择言,发泄怒气。

详细解释

  • 吐火罗是由“吐火”和“罗”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吐火”指人愤怒到极点时口中喷出火来,形容极度愤怒;“罗”是指蛇的一种,古代人们认为蛇能吐火,所以用“罗”表示蛇。吐火罗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愤怒到极点时的样子。

使用场景

  • 吐火罗多用于形容人在愤怒时失去理智,口不择言,发泄怒气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在争吵、争执、冲突等激烈场合中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吐火罗最早出自《史记·酷吏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楚国的酷吏吴起因为受到一位朝中大臣的冷嘲热讽,愤怒异常,口中吐出火来。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吴起愤怒到极点时的样子,成为了后来形容人极度愤怒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吐”和宾语“火罗”构成。

例句

  • 1. 他气得吐火罗,口不择言地骂了一通。2. 在激烈的争吵中,他吐火罗,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愤怒到极点时口中喷出火来的场景,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愤怒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怒火中烧”等,扩展自己的成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气得吐火罗,把同学都吓到了。2. 初中生: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吐火罗,大声回敬了老师一句。3. 高中生:考试得了个糟糕的分数,他吐火罗地抱怨了一番。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他吐火罗地反驳了对方的观点。5. 成年人: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他吐火罗地向领导表达了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