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吹苓在词典中的解释
chuīlíng

吹苓

拼音chuī líng

注音ㄔㄨㄟ ㄌ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管乐器名。《吕氏春秋·古乐》:“ 有倕 作为鼙鼓、鐘磬、吹苓、管、壎、篪、鞀、椎鐘。” 陈奇猷 校释引 王引之 曰:“苓,当为‘笭’,即‘笙’字也……笙之为笭,犹旌之为旍也……隶书从‘竹’之字,多变从‘卝’,故‘笭’譌作‘苓’。”按, 章炳麟 《膏兰室札记·苓管》谓:“是凡令声字,多以貌象声音。是以金乐如鐘而小者曰铃,而吹乐亦有苓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说话夸大其词,夸大事实。

详细解释

  • 吹苓是指吹捧苓草,苓草是一种草药,有治疗作用。吹苓的意思是夸大苓草的功效,用来比喻夸大事实。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说话夸大其词,虚夸自己或他人的能力、成就等。

使用场景

  • 吹苓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义,形容说话夸大其词,虚夸自己或他人的能力、成就等。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文学作品中。

故事起源

  • 吹苓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徐凝谏猎山行》。故事中,徐凝在山上看到一片苓草,他夸大了苓草的功效,说苓草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后来,有人发现苓草并没有徐凝说的那么神奇,于是就用“吹苓”来形容夸大其词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吹苓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吹”和名词“苓”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吹苓,说自己有多么厉害,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2. 别听他吹苓,他只是说大话而已,不值得相信。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吹嘘苓草的功效”,通过想象一个人夸大苓草的功效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夸大其词”、“夸夸其谈”等,来扩展对吹苓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吹苓说自己跑得比奥运会的运动员还快。初中生:她总是吹苓,说自己的画画技术可以媲美大师。高中生:那个政客吹苓,说自己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拆字解意

吹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