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进退格在词典中的解释
jìntuì

进退格

拼音jìn tuì gé

注音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ㄍ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进退韵 ”。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一首诗采用两个相近的韵部来押韵,隔句递换用韵,一进一退,故名。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轆轤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郭绍虞 校释:“若律诗先二韵甲,次二韵乙,为轆轤格。两韵间押,为进退格。”《诗人玉屑·诗体下·进退格》引 宋 黄朝英 《缃素杂记》:“ 郑谷 与僧 齐己 、 黄损 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轆轤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限制。”亦有诗题标明为‘进退格’者,如: 宋 杨万里 有《小憩土坊镇新店进退格》; 柳亚子 有《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

基本含义

  • 指在行动或选择上进退有度,不过分冒进,也不过分退缩。

详细解释

  • 进退格是由“进”、“退”和“格”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进”表示向前,往前迈进;“退”表示向后,往后退缩;“格”表示规范、限制。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行动或选择上要有度量,不过分冒进,也不过分退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使用场景

  • 进退格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要懂得进退有度,不过分冒进或退缩。可以用来指导个人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或组织在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

故事起源

  • 进退格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处世之道。

成语结构

  • 进退格是一个三字成语,由“进”、“退”和“格”三个字组成。

例句

  • 1.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进退格,冷静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决策。2. 在工作中,我们要懂得进退格,不要过分冒进,也不要过分退缩。3. 他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能进退格,能够很好地把握时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进退格成语与“进退有度”这个概念联系起来,通过理解和体会进退有度的重要性,来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进退有关的成语,如“进退两难”、“进退维谷”等,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游戏中,我学会了进退格,不再盲目地往前冲。2. 初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懂得进退格,不要过分冒进,也不要过分退缩。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我们要进退格,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进退格,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要懂得进退格,不要过分冒进,也不要过分退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决策。

拆字解意

进退格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