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象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ngzhèng

象正

拼音xiàng zhèng

注音ㄒㄧㄤˋ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佛教语。象法、正法的合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象正虽阑,希夷未缺。”

基本含义

  • 指言行正直,端正庄重。

详细解释

  • 象正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言行正直、端庄庄重。它强调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举止得体,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

使用场景

  • 象正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人的不正直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象正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从象形字的“象”和“正”两个字来理解。象形字“象”表示端正、庄重,而“正”表示正确、合乎道义。因此,象正的意思是言行端正、庄重,符合道义。

成语结构

  • 象正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品行一直很好,言行举止都非常象正。2. 这位老师严谨认真,对待每个学生都象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正直、庄重的人,他的言行都非常端正,这样就可以记住象正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能长大后变得象正,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象正的人,不要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3. 高中生:学校要求我们要言行象正,做一个有担当的学生。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具备象正的品质,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象正的态度,做一个守法守规的公民。

拆字解意

象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