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污狼藉
拼音zāng wū láng jí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zāng wū láng jí ㄗㄤ ㄨ ㄌㄤˊ ㄐㄧˊ
赃污狼藉(贓汚狼藉|贓汙狼藉)
谓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汚狼藉。” 唐 白居易 《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中书舍人 于尹躬 ,其弟 皋謨 ,赃汚狼藉。”
贓汙狼藉:同“ 赃汚狼藉 ”。 《陈书·蔡景历传》:“﹝ 蔡景歷 ﹞以在省之日,赃污狼藉,帝令有司按问。”《陈书·宗元饶传》:“时 合州 刺史 陈裦 赃污狼藉,遣使就渚敛鱼,又於六郡乞米,百姓甚苦之。”
基本含义
- 形容贪污腐败、混乱不堪的局面。
详细解释
- 赃污狼藉是一个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赃指非法所得,污指腐败,狼藉指混乱不堪。这个成语形容某个地方或局面因为贪污腐败而变得非常混乱、杂乱无章。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环境混乱、秩序紊乱。
故事起源
- 《史记·樊仲淹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樊仲淹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任职山东时,山东的官员贪污腐败,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樊仲淹上书朝廷,用“赃污狼藉”来形容山东的局面。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词汇组成,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被揭发赃污狼藉,一片混乱。2. 这个城市的环境赃污狼藉,需要加强整治。3. 这个国家的政治腐败,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赃污狼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拆分为三个词语进行记忆,同时可以联想到腐败、贪污等不好的事物,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新闻、观察社会现象来加深对赃污狼藉这一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房间被我弟弟打扫得赃污狼藉,一片狼藉。2. 初中生:这个网吧的环境赃污狼藉,不适合学生去。3. 高中生:这个政府的腐败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赃污狼藉,需要加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