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忿
拼音jiāo fèn
注音ㄐㄧㄠ ㄈ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骄傲自负,怨忿不服。《战国策·秦策五》:“今王广德 魏 赵 ,而轻失 齐 ,骄也;战胜 宜阳 ,不恤 楚 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往者, 申屠嘉 召 邓通 , 文帝 遣诣 嘉 府,乃从而请之。三公之职,何所不统?但今左右骄忿,欲令三公不得举笔。”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八:“下此如 苻秦 之 王猛 、 唐 氏之 魏徵 ,不思其身后之言,伐 晋 伐 高丽 ,以致败亡,余谓二君之骄忿甚矣。”
基本含义
- 自负而愤怒或愤慨
详细解释
- 形容人因自以为了不起而感到愤怒或愤慨。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因自负而感到愤怒或愤慨的情绪。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自负而感到愤怒,后来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才明白了自己的骄傲是没有根据的,从而悔过自新。因此,成语“骄忿”就是从公子重耳的故事中演变而来的。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因为功劳被夸大而骄忿不已。2. 她因为被人忽视而感到骄忿。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骄忿”与公子重耳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公子重耳因为自负而感到愤怒的情景,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自负、愤怒相关的成语,例如“自负盈天”、“怒不可遏”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考试得了第一名而骄忿地向同学们炫耀。2. 初中生:她因为被评为班级的优秀学生而骄忿地抬起了头。3. 高中生:他因为被拒绝参加校队而感到骄忿,决定更加努力训练。4. 大学生:她因为被老师批评而骄忿不已,决定向老师证明自己的能力。5. 成年人:他因为得不到升职机会而感到骄忿,决定寻找其他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