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之德
拼音zhōng sī zhī dé
注音ㄓㄨㄙ ㄙㄧ ㄓㄧ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 郑玄 笺:“凡物有阴阳情慾者,无不妬忌,维蚣蝑不耳。各得受气而生子,故能詵詵然众多。后妃之德能如是,则宜然。”后以“螽斯之德”指后妃妻妾之间不妒忌的妇德。 唐 张说 《祈国公碑》:“元女祥发望云,业参练石,内被《螽斯》之德,外偃《关雎》之化,门风之至也。” 清 钱谦益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锺惺妻黄氏封安人制》:“朕观於二《南》,美《螽斯》不妬之德,盖深有望于尔。”参见“ 螽斯 ”。
基本含义
- 指人有自尊自爱的品质,不愿屈居他人之下。
详细解释
- 螽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昆虫,被认为有德行高尚,不屈不挠。螽斯之德比喻人有坚定的自尊心和不屈服的精神,不愿意被人欺负或压制。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自尊心和自立精神的人,也可以用来称赞坚持原则、不屈不挠的人。
故事起源
- 螽斯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昆虫,相传有着高尚的品德。在《庄子·天运篇》中,有一则关于螽斯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螽斯被困在茧中,但它不屈不挠地努力挣扎,最终成功地破茧而出。这个故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成语结构
- 螽斯之德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螽斯”和“之德”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螽斯”指螽斯这种昆虫,“之德”表示德行、品质。
例句
- 1. 他有着螽斯之德,从不向困难低头。2. 她的螽斯之德让人敬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螽斯这种昆虫的形象,想象它在茧中努力挣扎的场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螽斯的寓言故事和传说,深入理解螽斯之德的含义和价值。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螽斯之德学习,不怕困难,勇敢面对挑战。2. 初中生:他展现出了螽斯之德,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 高中生:她的螽斯之德让她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份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