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
拼音gǔ xiāng
注音ㄍㄨˇ ㄒㄧㄤ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形体、相貌。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久钦 江总 文才妙,自叹 虞翻 骨相屯。”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人言骨相应封侯,恨不遇时逢一战。”
(2).指花木枝干的姿态。 宋 杨万里 《芭蕉》诗:“骨相玲瓏透入窗,花头倒挂紫荷香。” 茅盾 《樱花》:“它没有梧桐那样的癞皮,也不是桃树的骨相,自然不是枫--因为枫叶照眼红的时候,它已经零落了。”
(3).内里;实质。《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详细解释
- 骨相是指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相貌和身体结构,来推断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它认为人的相貌和骨骼结构与其个性和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骨相理论,骨相可以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类型,阴性骨相特征是柔和、圆润,代表温和、善良的性格;阳性骨相特征是硬朗、棱角分明,代表坚强、果断的性格。
使用场景
- 骨相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更多地被用于古代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中。但是,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有时会使用“骨相佳”来形容一个人相貌端正、气质出众。
故事起源
- 骨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相面学。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相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命运。因此,他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相貌和骨骼结构来推断他的性格和潜力。
成语结构
- 骨相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骨”和“相”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骨相很好,应该有很高的潜力。2. 她的骨相佳,气质出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骨相”和“相貌”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相貌和骨相都与人的外貌有关,通过观察相貌和骨相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潜力。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相面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相面学的原理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骨相很好,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2. 初中生:她的骨相佳,很适合从事艺术类的工作。3. 高中生:他的骨相表明他有领导才能,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4. 大学生: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骨相,可以初步了解他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