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鲠
拼音zhēn gěng
注音ㄓㄣ ㄍ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忠贞鲠直。 唐 郑薰 《移颜鲁公诗记》:“ 颜鲁公 既用贞鯁为 元载 所忌,由刑部尚书贬 夷陵郡 别驾。”
基本含义
- 指坚贞不屈,坚守正道。
详细解释
- 贞鲠是由“贞”和“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贞指坚守正道,不屈不挠;鲠指鱼骨,喻指事物的核心或关键部分。贞鲠表示一个人在困难或逆境中坚守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屈不挠。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坚守正义、不畏艰难的人。
故事起源
- 贞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四年》中。故事中,齐国大夫季文子担任了齐国的太宰,他面临了一个重要的决策:齐国是否应该出兵帮助晋国。在外界压力下,季文子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个人利益而出兵,最终保持了齐国的贞正。后来,人们用“贞鲠”来形容坚守正义的精神。
成语结构
- 贞鲠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始终保持贞鲠的精神,没有屈服。2. 她是一个具有贞鲠品质的女性,从不妥协。
记忆技巧
- 可以用以下方法记忆贞鲠这个成语:1. 将贞鲠这个成语分成两个部分,贞和鲠。2. 贞可以与“坚守正道”联系起来,表示不屈不挠。3. 鲠可以与“鱼骨”联系起来,表示事物的核心或关键部分。4. 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困难中,坚守正义的精神就像鱼骨一样坚硬。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贞鲠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贞节”、“坚贞不屈”等,来加深对贞鲠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中没有作弊,展现了贞鲠的品质。2. 初中生:她在面对困难时,坚持自己的信念,展现了贞鲠的精神。3. 高中生:面对诱惑,他能够保持贞鲠的品质,不为个人利益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