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行像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xiàng

行像

拼音xíng xiàng

注音ㄒㄧㄥˊ ㄒ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即行乐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戴安道 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参见“ 行乐图 ”。
    (2).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綺,载诸輦舆,谓之行像。”《法苑珠林》卷四一:“至四月八日, 成都 行像, 硕 ( 邵硕 )於众中匍匐作狮子形。”参阅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卷二。
    (3).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

基本含义

  • 形象、形态。

详细解释

  • 行像指事物的外表或形态。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形象或形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外观或形态。

使用场景

  • 行像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形象修养或者事物的形态特征。

故事起源

  • 行像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劝学》这篇文章中说:“行像者,物之形也。”意思是说,行像是指物体的形状。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或事物的形态。

成语结构

  • 行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行像高大威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个房子的行像看起来很古老,但内部却非常现代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行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走路时的形象或者事物的外观形态,然后将其与行像这个词语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行像相关的成语,例如“行色匆匆”、“行云流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画画,我画的行像很美丽。2. 初中生:她的行像文静优雅,给人一种很有气质的感觉。3. 高中生:这幅画的行像非常抽象,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4. 大学生及以上:他的行像显得很成熟稳重,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

拆字解意

行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