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贯
拼音bāng guàn
注音ㄅㄤ ㄍ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邦国籍贯。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然则豪右贵种,因其邦贯为姓;细民无姓,而亦从其长者。”
基本含义
- 邦国相连,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相邻接壤。
详细解释
- 邦贯是由“邦”和“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邦指国家或地区,贯指相连。邦贯表示两个国家或地区相邻接壤的关系,形容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利。
使用场景
- 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可以使用邦贯来形容两个国家或地区的相邻关系。也可以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两个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故事起源
- 邦贯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国和齐国是两个相邻的国家。鲁国的大夫子张问齐国的大夫子赵衰:“鲁国与齐国相邻,邦贯相连,齐国为何不与鲁国亲近?”赵衰回答说:“邦贯虽相连,但并非所有的邻居都是要亲近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两个地方相邻,但并不一定有亲近的关系。
成语结构
- 邦贯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邦贯的国家。2. 这两个城市邦贯在一起,交流非常方便。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邦贯记忆为“国家相连”的意思,这样可以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国家或地区相邻关系相关的成语,如“邻邦”、“交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中国和俄罗斯是邦贯的国家。2. 初中生:中国和韩国邦贯在一起,文化交流非常频繁。3. 高中生:中国和印度是两个邦贯的亚洲大国,经济合作十分重要。4. 大学生:我们班上有很多来自邦贯国家的留学生,与他们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