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贞观之理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ēnguānzhī

贞观之理

拼音zhēn guān zhī lǐ

注音ㄓㄣ ㄍㄨㄢ ㄓㄧ ㄌ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同“ 贞观之治 ”。 唐 人避 高宗 李治 讳改。 唐 白居易 《不劳而理策》:“臣又闻 太宗文皇帝 尝曰:‘朕虽不及古,然以百姓心为心。’臣以为致‘贞观之理’者,由斯一言始矣。” 唐 李绛 《请崇国学疏》:“风教大成,礼乐咸备,‘贞观之理’,谓之太平。”参见“ 贞观之治 ”。

基本含义

  • 指正确的道理和原则,也指正确的治理方法和政策。

详细解释

  • 贞观之理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所倡导的一系列正确的治国理政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包括以德治国、任人唯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贞观之理强调以德治国,注重选拔贤能,推行公正廉洁的政府,使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和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组织或个人在治理、管理或决策方面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故事起源

  • 贞观之理源自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贞观年间。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清明、社会最稳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之一。李世民秉持贞观之理,推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政策和法律制度,使得唐朝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成语结构

  • 贞观之理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领导者应该遵循贞观之理,以德治国,推行廉洁政府。2. 这个企业的成功得益于贞观之理的正确运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贞观之理”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时期和成就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时期和贞观之理的具体内容,以及该时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遵循贞观之理,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孩子。2. 初中生:学校领导在讲话中提到了贞观之理,希望我们能够以德治校,共创美好校园。3. 高中生:政治老师讲解了贞观之理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治理方法,为未来做好准备。

拆字解意

贞观之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