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正印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yìn

正印

拼音zhèng yìn

注音ㄓㄥˋ 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正宗。 宋 王迈 《代通舶使启》:“追 河閒 于千载,后得礼乐之盛,心梦 太白 于三生前,传文章之正印。”
    (2). 明 制,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谓之“副印”;其一藏于内府,谓之“正印”。有事则受“正印”而出,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郑克塽 降日。奏缴 延平王 册一付, 延平王 印一颗,招讨大将军正印一颗,副印一颗,盖副印用以随带军前者。”参阅《明史·舆服志四》。
    (3).正方形的官印。 清 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既然有路子,为什么不过班做知县,到底是正印。”

基本含义

  • 指正规正式的印章,也表示公正、权威。

详细解释

  • 正印是指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用于签署公文、合同等正式文件的印章。在古代,官员的官印也被称为正印,代表了其权威和地位。因此,正印在现代汉语中也常用来形容公正、权威的意义。

使用场景

  • 正印常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决定具有公正、权威的特点。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组织或机构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

故事起源

  • 正印起源于古代,当时官员的官印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身份象征。官员们用正印在文件上盖章,以显示其权威和地位。正印的使用也被视为一种公正和合法性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正印是一个名词短语,由“正”和“印”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像一个正印,让人感到十分可靠。2. 这份合同需要公司的正印才能生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正印”联想为正式的印章,表示公正、权威。可以想象一个正规的印章在文件上盖章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员的印章制度,以及现代公文处理的流程和规定。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考试卷上盖上了正印,表示考试结果是公正的。2. 初中生:学生会主席用正印在活动方案上盖章,表示该方案经过了权威的批准。3. 高中生:政府部门的正印是保证政策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象征。4. 大学生:公司法人代表在合同上盖上了正印,表示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拆字解意

正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