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宝行在词典中的解释
bǎoxíng

宝行

拼音bǎo xíng

注音ㄅㄠˇ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善良的品行。《吕氏春秋·博志》:“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復。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

基本含义

  • 指行为正直、品德高尚的人。

详细解释

  • 宝行指的是像宝石一样珍贵的品行,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非常正直、品德高尚,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用以赞扬他人的优秀品质。

故事起源

  • 宝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年》中,原文为:“无宝行,无翼焉。”意思是没有宝贵的品行,就无法得到翼赞。这个成语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品行美好,行为正直。

成语结构

  • 宝行的结构为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一个宝行的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2. 她的宝行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赞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宝行”这个成语与宝石相联想,宝石代表珍贵和宝贵,而宝行则代表行为正直、品德高尚,通过这个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宝贵”、“宝物”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宝行的同学,总是帮助我解决问题。2. 初中生:老师常常夸奖他宝行,他的行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3. 高中生:在我心目中,她是一个宝行的人,我非常尊敬她。4. 大学生:我们应该向那些宝行的前辈们学习,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拆字解意

宝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