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的你
拼音jiǔ zhuō de nǐ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同桌的你》 -由来
2011年5月9日晚上,高晓松和两位朋友[1]在昆仑饭店喝酒。席间,他喝下一瓶威士忌,又和两位朋友一起喝了一瓶白葡萄酒。酒后的高晓松驾驶白色英菲尼迪越野车回家,在东直门外大街十字坡路口(春秀路路口)制造了连环追尾事故。经酒精检测,高晓松体内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达243.04毫克,是醉驾标准(80毫克)的3倍多。有网友将醉驾者高晓松的成名作《同桌的你》进行了改编,新版名为“酒桌的你”,以此来调侃酒驾入刑的高晓松。
歌词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喝的是啤滴白滴
明天你是否会后悔
视法律如同儿戏
歌迷们都不敢相信
醉酒后肇事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微博
才知道的确是你
谁灌醉才华横溢的你
谁让你放纵自己
谁让你不尊重法律
谁给你穿上囚衣……
基本含义
- 指善于应酬、擅长应对酒令的人。
详细解释
- 成语“酒桌的你”源于中国传统社交场合中的饮酒文化。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善于社交、擅长应对酒令的人。这类人能够在酒桌上巧妙地应对各种酒令和酒局,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和智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交场合中善于应对各种酒局的人,也可以用来称赞那些擅长应酬和交际的人。通常在商务酒宴、朋友聚会、重要社交场合等地方使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饮酒文化。中国古代社交中经常有酒宴,人们在这些场合中通过应酬和互动来加深感情和建立关系。那些能够在酒桌上巧妙地应对各种酒令和酒局的人被称为“酒桌的你”。
成语结构
- 主语+定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他是个酒桌的你,每次都能应对各种酒令。2. 在商务宴请中,他展现出了酒桌的你的风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酒桌的你”与善于社交、擅长应对酒令的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酒桌上巧妙地应对各种酒令和酒局的场景,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饮酒文化,以及在不同场合中的社交礼仪和应酬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高中生:他是个酒桌的你,每次都能应对各种酒令,真是个厉害的人。2.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善于应酬和交际的人被称为酒桌的你。3. 成年人:他在商务酒宴上展现出了酒桌的你的风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老年人:在我们年轻时,善于应对酒令的人被称为酒桌的你,是社交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