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重
拼音dùn zhòng
注音ㄉㄨㄣˋ ㄓ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钝重 dùnzhòng
[deep and loud] [声音]粗而响亮
钝重的炮声
详细解释
(1).沉重,低沉。 鲁迅 《呐喊·白光》:“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 沙汀 《闯关》二:“从黎明的薄暗里,钝重的大炮声不断轰鸣起来。”
(2).憨厚,淳朴。 萧红 《手》:“‘喝喝……睡着啦!’她每逢说话总是开始钝重的笑笑。”
基本含义
- 指言辞迟钝、重复乏味。
详细解释
- 钝重是形容说话或写作时思维迟钝,表达乏味重复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思维迟缓,用词呆板,缺乏灵感和创造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评价人的说话或写作能力,用以批评那些言辞迟钝、重复乏味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表达自己在表达方面的不足。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愚蠢的人对一条鱼进行了足足一天的描述,说了一千多遍“鱼的鳞片光滑坚固”。这个故事形象地描述了言辞迟钝、重复乏味的状态,后来衍生出了成语“钝重”。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演讲钝重无味,毫无吸引力。2. 这篇文章写得太钝重了,缺乏亮点。3. 我的思维有时会变得钝重,需要更多的刺激来激发灵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钝重”想象成一把钝钢刀,无法快速切割,削弱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表达能力相关的成语,如“千篇一律”、“呆若木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写得钝重,没有新意。2.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太钝重了,听得我困得不行。3. 高中生:我觉得自己写作能力有点钝重,需要多读书来提高。4. 大学生:这个演讲者的表达太钝重了,没有吸引力,听得我想睡觉。5. 成年人:我写文章的时候总是感觉思维钝重,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