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纸
拼音diào zhǐ
注音ㄉㄧㄠˋ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吊丧。旧时吊丧时要自带纸钱,故有此称。《儒林外史》第七回:“一连开了七日弔,司、道、府、县,都来弔纸。” 张慧剑 注:“弔纸,弔丧。自携香和纸钱去弔唁,是古时弔丧的礼节,后来虽然不一定这样,一般习惯,仍旧把弔丧称做‘弔纸’。”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或行为低劣、卑劣,不值得称道。
详细解释
- 吊纸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或行为极差,不值得赞扬或称道。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指墙上吊着的纸,没有实际用途,毫无价值。用来形容人时,表示此人的品质或行为没有任何价值,非常卑劣。
使用场景
- 吊纸通常用于贬低、嘲笑或批评一个人的品德或行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如家庭、学校、职场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成语时应注意语气和场合,以免伤害他人感情。
故事起源
- 吊纸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罗贯中的《水浒传》中。故事中,宋江的部下白胜在被敌人追捕时,为了逃脱,他把自己的身体涂满泥巴,躲在一堵墙上吊着的纸上。敌人找了很久也没找到白胜,后来白胜成功逃脱。而后人用“吊纸”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或行为卑劣,没有任何价值。
成语结构
- 吊纸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吊”和“纸”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人整天偷东西,真是个吊纸。2. 他对别人总是说谎,真是个吊纸。3. 这种行为太吊纸了,不能接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吊纸”这个词与墙上吊着的纸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的品德或行为就像那张毫无价值的纸一样,没有任何意义或价值。通过这种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品德和行为相关的成语,如“下流”、“卑鄙”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欺负同学,真是个吊纸。2. 初中生:他老是偷别人的东西,简直就是个吊纸。3. 高中生:他成绩差,品德也不好,真是个吊纸。4. 大学生:他总是玩游戏,不好好学习,真是个吊纸。5. 成年人:他工作不负责任,老是拖延时间,简直就是个吊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