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苦诤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

苦诤

拼音kǔ zhèng

注音ㄎㄨˇ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苦争。諍,通“ 争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孟劳者, 鲁 之宝刀名,亦见《广雅》。近在 齐 时,有 姜仲岳 谓:‘ 孟劳 者,公子左右,姓 孟 名 劳 ,多力之人,为国所宝。’与吾苦諍。”
    (2).苦谏。《新唐书·崔玄亮传》:“ 玄亮 率諫官叩 延英 苦諍,反復数百言。 文宗 未諭。”

基本含义

  • 指诉苦、诉冤、向人陈述苦衷或不满。

详细解释

  • 苦诤一词由“苦”和“诤”两个字组成。其中,“苦”表示痛苦、辛酸,而“诤”意为陈述、申诉。苦诤的含义是通过诉苦或诉冤的方式向人陈述自己的苦衷或不满。

使用场景

  • 苦诤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遭受不公正对待或受到委屈时,通过诉苦或诉冤的方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苦衷和不满。这个成语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以用来表达对不公平待遇的不满或对不公正行为的谴责。

故事起源

  • 据传,苦诤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在《左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被冤枉的人苦苦诉说自己的冤屈,最终得到了平反。这个故事使得苦诤成为了表达不满和申诉的象征。

成语结构

  • 苦诤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苦诤自己多年的辛酸经历,希望能得到公正对待。2. 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勇敢地苦诤,才能争取到属于自己的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苦诤这个成语:1. 关联词义:将苦诤与“诉苦”、“诉冤”等词义关联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2. 创造联想

  • 想象一个人在遭受不公正对待时,苦苦诉说自己的不满和冤屈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场景。

延伸学习

  • 苦诤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可以帮助丰富你的语言知识。你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诉苦”、“诉冤”等,以及与苦诤相关的故事和历史事件,深入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向老师苦诤了我在班级里遭受的欺凌。2. 初中生:他苦诤了自己在考试中被老师误判的情况。3. 高中生:学生会代表向校长苦诤了学校食堂的食品质量问题。4. 大学生:大学生联合会发表声明,苦诤了学校对学生言论自由的限制。

拆字解意

苦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