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东作在词典中的解释
dōngzuò

东作

拼音dōng zuò

注音ㄉㄨㄙ ㄗ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春耕。《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孔 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 唐 李白 《赠从弟冽》诗:“日出布穀鸣,田家拥锄犂。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清 朱彝尊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西畴一以望,东作此时偕。”
    (2).泛指农事。 汉 蔡邕 《考城县颂》:“劝兹穡民,东作是营,农桑之业,为国之经。”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农家农家乐復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
    (3).指春季作物。《魏书·世祖纪上》:“去春小旱,东作不茂。” 清 方文 《枞川对雪有怀》诗:“农家东作有丰兆,客子西归无好音。”

基本含义

  • 指人们把自己的事情放在首要位置,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详细解释

  • 东作一词来源于《左传·宣公二十五年》:“东作而西就,不亦远乎!”意为一个人只顾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他人的利益,这样做是很自私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人或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及他人利益,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的宣公要去晋国借兵,他派使者去晋国求援。使者到了晋国,晋国的人说:“你们齐国是东方的国家,为什么不先去东方借兵?”使者回到齐国后,对宣公说:“晋国人说我们是东方的国家,为什么不先去东方借兵?”宣公听后非常生气,说:“他们东作而西就,不亦远乎!”意思是晋国人只顾自己的事情,不顾及齐国的利益,非常自私。从此以后,人们就用“东作”来形容只顾自己的人或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东”和“作”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东作,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2.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东作西突,最终得不到好结果。

记忆技巧

  • 可以把“东作”拆分成两个部分:“东”和“作”。可以联想“东方”是东边的意思,而“作”可以理解为做事情。所以,“东作”可以理解为只顾自己东边的事情,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形容自私自利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自私自利的成语,如“自私自利”、“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东作,经常不帮助别人。2. 初中生:我不喜欢和东作的人交朋友,因为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3. 高中生:他东作的行为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合作。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东作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拆字解意

东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