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贡举在词典中的解释
gòng

贡举

拼音gòng jǔ

注音ㄍㄨㄙˋ ㄐ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贡举 gòngjǔ
    [civil examinations for government degrees] 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浑称贡举。明、清则泛指科举制度

详细解释

  • (1).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於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於下,则秀孝不得贤矣。”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贡士》:“《周礼·大司徒》‘邦国举贤者於王’,则贡举之始也。”
    (2).指科举考试。《旧唐书·玄宗纪上》:“三月乙未,始移考功贡举,遣礼部侍郎掌之。”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而况於学校贡举乎?” 清 卢文弨 《应殿试策》:“虽然贡举者,取士之法也,而教之则在於平日。”

基本含义

  • 指以文才或学问出众而被举荐或推荐为官员。

详细解释

  • 贡举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个环节,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举成为一个成语后,表示以文才或学问出众而被举荐或推荐为官员。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才选拔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文才的推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他的出众才华而获得重用或晋升。可以用在赞美一个人的文才或者学问出众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他的才华而获得晋升的机会。

故事起源

  • 贡举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古代,贡举是科举制度中的一个环节,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步骤。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的发展,成为宋朝时期的主要选拔官员的制度。贡举成为一个成语后,被用来形容以文才或学问出众而被举荐或推荐为官员。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贡”和动词“举”组成。

例句

  • 1. 他因为他的文才被贡举为一品官员。2. 这位年轻的学者凭借他的学问和才华,顺利贡举为状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贡举”这个成语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因为他的出众才华而被举荐或推荐为官员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因为他的画画才华被老师贡举为美术课代表。2. 初中生:小红凭借她的音乐天赋被选为校乐队的贡举成员。3. 高中生:李华因为他在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出众,被贡举为数学学科的研究生导师。以上是关于“贡举”词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贡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