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言
拼音hào yán
注音ㄏㄠˋ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正大刚直之言。 唐 孟郊 《生生亭》诗:“拔意千餘丈,浩言永堪铭。”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广泛,雄辩有力。
详细解释
- 浩言指的是言辞广泛、雄辩有力的说话方式。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言辞能力强大,能够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说服力。
使用场景
- 浩言一词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口才好,能够以言辞雄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用来形容辩论、演讲、辞职演说等场景中的言辞犀利、有力、有说服力。
故事起源
- 浩言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一年》。故事中,晋国的大夫郤至在朝会上言辞雄辩,得到了众人的赞赏,被称为“浩言之士”。后来,浩言一词就用来形容能言善辩的人。
成语结构
- 浩言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浩”和“言”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浩言慷慨,引人入胜。2. 她的辩论能力很强,总是能用浩言说服别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浩言与“浩瀚的大海”联想在一起,想象一个人的言辞如同大海一样广阔无边,有力量和说服力。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言辞、辩论、演讲相关的成语,如“辞章之饰”、“雄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浩言让大家都被他说服了。2. 初中生:老师的浩言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3. 高中生:他在辩论赛中使用了浩言,赢得了比赛的胜利。4. 大学生:她的浩言使得她的演讲充满了说服力。5. 成人:他的浩言让人们对他的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共鸣。